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浙江医生发表新疗法引发全球关注 或将能治疗寨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3 转至微博:

  医药网9月9日讯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统计:截至9月7日,新加坡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增至283例。其中,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感染者仍为30例。
 
  新加坡本地传播的寨卡病例在近一个多星期内激增,由于伊蚊在东南亚地区滋生,意味着寨卡病毒可能在本地区成为流行病。浙江来往新加坡的人众多,会给浙江带来风险吗?去旅行的人,又该注意些什么?
 
  另外,记者从邵逸夫获悉:该院派遣到美国国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学习的重症医学科徐妙医生与美国科学家一起,已经在6000余种备选药物中,找到了三类有效药物。当然,这些药物还要经过动物和临床试验后,才能最终用于治疗。
 
  浙江曾通报过4例输入性病例
 
  今年2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就通报,我国确诊发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月19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通报:我省首次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系,38岁,义乌市人,2月2日起程赴斐济和萨摩亚旅游(斐济和萨摩亚为疫情发生国);
 
  2月23日通报,新发现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两病例为父子关系,义乌市人,均为我省首例患者的同团旅游人员;
 
  2月26日又通报1例,患者系,42岁,温州市文成县人,在南美洲苏里南工作(苏里南为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有被蚊虫叮咬史。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王凌航表示,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而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北至沈阳、大连,经天水、陇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从蚊虫密度来看,寨卡病毒在北方传播的风险比南方小很多。
 
  从新加坡回国至少8周后再怀孕
 
  我国与新加坡人员来往频繁,新加坡也是我国公民的重要旅行目的地国家之一,为此不排除疫情通过感染者或者带毒蚊虫输入。9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关于新加坡等国家/地区寨卡病毒病疫情旅行警示的公告”,内容如下——
 
  一、近期前往新加坡等发生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的国家/地区旅行的人员,旅行期间应当采取严格预防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如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喷涂蚊虫驱避剂、使用蚊帐等。在新加坡期间自我监测状态,如被蚊虫叮咬,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二、近期从新加坡等发生寨卡病毒病本地传播国家/地区返回国内的人员,特别是曾去过已知有本地疫情流行地区或被蚊虫叮咬者,入境时如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当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入境后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并在21天内继续喷涂蚊虫驱避剂,以免传播家人或他人。
 
  三、孕妇或计划怀孕者及其性伴侣,应当尽量避免前往新加坡等已知有本地疫情流行的地区。如果确需前往,在计划出发前可咨询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所属国际旅行卫生中心,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近期有新加坡等寨卡病毒病本地疫情流行地区居住和旅行史者,如被蚊虫叮咬,并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回国后,建议至少8周后再计划怀孕,如果已经怀孕,需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并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中美科学家找到三类有效药物
 
  上周五,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收到一条来自美国的喜讯,医院派遣到美国国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学习的重症医学科医生徐妙,近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全球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发表了论著,并在业内引起了轰动。当天,《华尔街日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欧美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那么,徐妙医生的论著到底写了什么,能引起这么多国外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呢?
 
  众所周知,目前尚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也没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在此背景下,今年3月,徐妙医生所在的美国国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及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合作,共同研究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
 
  研究者们应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在用iPS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瘤三种细胞上夜以继日的反复试验。历时3个多月,研究者们终于在6000多种备选药物库里找到了三类有效药物:Emricasan可以有效保护脑神经细胞免受寨卡病毒的损伤,Niclosamide和CDK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而且相互间有协同抗病毒作用。同时他们对非洲型、亚洲型的和波多黎各型的寨卡病毒均有效。
 
  8月29日,徐妙和美国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抗寨卡病毒感染及治疗其引起的神经细胞坏死的小分子药物的研究》以论著的形式在全球权威杂志《Nature Medicine》上发表。
 
   “我们的这篇文章只是一个新开端,这些药物还要经过动物和临床试验后,才有可能最终用于寨卡病毒的治疗。”身在美国的徐妙医生告诉记者。
 
   [新闻助读]
 
  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首先发现于1947年,原来只是在非洲和一些南亚国家流行,引发的病症并不重,80%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但2015年起,寨卡病毒疫情在南美洲快速扩散,巴西甚至出现超过4100例新生儿小头畸形。此外,包括巴西在内的一些国家还报告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而它可能导致瘫痪和死亡。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在美洲传播的寨卡病毒,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元凶。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其他种类的蚊虫也可能传播寨卡病毒。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然后它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伊蚊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也就是说一般为上午8、9点钟和下午4、5点钟。叮咬人的为雌蚊,一旦吸饱了血, 3天左右就可以产卵,每只雌蚊可以产数百的卵。
 
  除了通过蚊媒叮咬传播外,寨卡病人还可以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