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药品招标大考来袭 药企利润摊薄急寻新渠道自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26 转至微博:

  医药网8月24日讯 按照国家规定,到今年11月份,新医改进行曲中的药品招标,全国所有省份必须全部进入招标程序。在这个倒计时阶段,招标、降价、救赎是目前摆在药企们面前的三个敏感热词。
 
  2015是招标大年,也是降价大年,目前各省的药品招标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企业们纷纷争取进入招标目录,但进入之后却发现日子依然不好过,面临着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医院的再度谈判下压,利润进一步缩水的窘境。事实上,轮番的药价下压是为了在医改中实现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总目标。也就是说改革方、医院、药厂,这三方利益体将在这轮医改中进行版图重构。
 
  如今移动医疗正进行的如火如荼,药企们希望能够打造自己的闭环,实现直接对准消费者的销售。在经受了价格再度下行的压力,一些制药企业开始寻找新的销售途径;然而,这一市场还处在培育期,此时,医药企业的自我救赎前景不明。
 
  仁和药业近日决定其斥资近2亿做的互联网医药平台,在云健康端的续投暂时缓一缓。以岭药企等多数医药电商,都生活在对未来的预期中。
 
  那么在这个各方皆有诉求的境遇中,医药企业眼下的窘境如何破解?
 
  一场迟来的“实力”比拼
 
  在2015的药品招标大年中,中标显然在药企眼里处于第一位,因为保证主市场是药企能继续活下去的核心,而后才有资格谈救赎。在中国医药市场格局中,80%左右的药品销售来自于医疗机构。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在以往,每到招标时节,一些药企就开始奔波找领导,据医药销售人士透露,有的药品为了入围目录、中标所耗费的资金达50多万甚至百万。而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这些费用都摊在了药价上,这就使得一些药品价格越招价越高。而今年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业界将今年称作招标大年,随着国家发改价格司及分管药品价格人士的落马,清廉招标正式启动,中标主要看企业规模、产品质量、销量等综合实力因素。
 
  因此,在这一轮的竞标中,负责招标的企业人士吃透材料、绞尽脑汁计算好应标价才是主要问题。用以岭人士的话说,药企们现在像猴子,为了生存上蹿下跳,内心也更忐忑。
 
   “每天上班,第一时间是赶紧打开网页,看看各省份药品招标的征求意见稿变化大不大。倘若基准品还没出,心中的石头就落了地,暗自窃喜;因为没有基准品就无法计算产品报价,也就意味着不用绞尽脑汁确定报价。”以岭药业人士李俊称。如今进入的第二阶段“招标”,其实是经历了一轮煎熬之后的短暂休憩,“招标”相较于第一阶段的“目录”,让药企们的内心更加煎熬。
 
  2015年是招标大年,也是治理招标乱象、规范管理之年。比如除了传统的招标目录、基药目录、低价药目录外,还新增了急救抢救药品目录及妇科、儿科产品目录。此次招标与以往相比另一个不同点在于,打破了以往对剂型和规格不限制的状况,进一步提升药品质量和有序管理。差异明显的招标政策也迫使药企招标负责人不断适应新的变化。
 
  据医药企业人士透露,以往招标中,只对药品是否适用进行了规范,剂型、品规医院自行采购,未做规定。具体而言,一个药品中标后,由于未对剂型和规格进行限制,五六家制药企业便争相将自己的产品引入医院的采购范围,由于错峰经营,各个企业采取剂型不同的经营和销售策略;而这也使得医院一款药品出现多个剂型,埋下药企竞争混乱的隐患。
 
  在今年药品招标中,为了理顺多个剂型竞争下的企业竞争混乱局面,提升药企的质量和扶持药企集中度,抛弃中小差企业,70号文件提出了新的一品两剂型三常用规格要求。
 
   “现在从剂型和规格上都做了限制,突然缩小范围就预示着部分规格要退出市场。”以岭药业内部人士李俊称,决定哪个规格退出,取决于目录的要求。
 
  实质上,目前临床医疗机构对于药品都实行平台采购,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招标目录外采购和线下采购,从这点看,进入到招标目录是药品临床销售的必经之路。
 
  依据国家7号文(2015年2月28日公布的关于规范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的指导意见)和70号(7号文补充文件)招标规定,分类采购,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如果企业的产品未进入到所属类别目录,就意味着失去招标的机会,无法获得进入到临床销售的门槛。
 
  在招标目录制定过程中,国家对目录又新增很多限制,在药品的销售范围、替代方式、降价标准、用药规则方面又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分和要求。“光这些材料的准备期就非常头疼,不仅看着自己碗里的,还要看看别人家的情况,绞尽脑汁的计算出大概得失率才敢出手。”李俊称,在满足了这些疑问后,还要按销售情况列举常用规格,而这也使得企业的竞争出现白热化。
 
   “前三种规格入围了,那另外的就要退出市场。”李俊称,通常在入围这一环节,很多企业的产品就会面临死掉的危机,如河南一家企业在一个省份有6个产品没有跨过门槛,那么意味着该企业的销售将出现严重滑坡。如果以此计算,一款心脑血管用药,如果企业在河南未入围目录,那么其的损失将以千万计。
 
  药企利润摊薄的背后
 
  但是入围并不等于中标。进入目录之后,也只能说跨过了一道门槛。接下来就是竞标、中标。而令李俊们失望的是过了第一道门槛之后日子更加难熬。
 
  因为招标的目标除了规范招标市场规则外,最主要的还是“降药价”。
 
  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南省招标中,默沙东制药巨头34个议价品种中,最大降幅为39.8%;辉瑞34个议价品种中,最大降幅已经达到了55%。此次招标,第一轮专家建议价格直接在投标指导价的基础上砍掉50%;有的专家不考虑企业给出还价理由,第二轮建议价仅在第一次建议价基础上上浮几毛或者几分钱。
 
  而李俊的产品在这一轮招标中降幅达15%左右,“已经是充分竞争过的产品,利润没有那么多了。”他感叹道。
 
  随着湖南招标价格的下压,依据70号招标文件左右城市的联动,李俊称内心十分煎熬,因为其他城市的价格将在比拼下再度下降,虽然目前其他省市未开标,但在这一程序的演变中,李俊已经感觉到部分地区因为价格太低只能弃标。
 
  如果弃标,此时的入围目录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直接放弃入围机会,企业会不甘心。而在多位药企人士聊天中,他们不甘心的是此次医改中对药价的轮番改革。他们认为,医改落到了药改上,没有落到服务者医院头上。“自从2009年新医改开始,第一刀就切在了药价上,全国几乎普降40%。”一位药企高层称,接下来,各地区增补药品,改革试点城市零差率售药,再度对药企挤压,药企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或许,在改革中,改革方、医院、药企,这三方的利益因为药价的降低而不得不重新“核准”。
 
  据接近卫生计生委的人士称,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时,在招标时挤出了部分药价水分,现在则继续挤压,可以让患者用药消费得到理性回落;同时,缓解医院以药养医的弊病。
 
  处方药在医保目录内,虽然报销比例不同,但如果患者使用,在患者自己支付的基础上,财政也将负担一部分。高药价,显然对患者和财政来说都是负担。
 

关键词: